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塞罕塔风光。 本报记者 张雨樵 摄
本网记者 卢乃双
8月的塞罕坝,满目苍翠,林海滔滔,壮美如画。
极目远眺,石质山上全都种了树。为了增林扩绿,塞罕坝人开展“盲区清零”行动,向石质荒山这类硬骨头发起挑战。侧耳倾听,鸟鸣啁啾,树叶轻吟,林间响彻大自然最动听的乐章。通过持续推进混交林种植,林场里的动物种类日益增多,森林生态愈加健康、稳定。
“再接再厉、二次创业,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。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时,字字千钧,为林场指明发展方向。
4年来,塞罕坝人开启“二次创业”新征程,不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,提升科技支撑,增强碳汇能力,筑牢京津冀生态屏障,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续写新的篇章。
走进塞罕坝机械林场大唤起分场的西太峪攻坚造林地,一株株小樟子松茁壮挺拔,沿着陡峭的山坡恣意生长,昔日的荒山秃岭被新绿装点得生机勃勃。
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期间,十分重视森林生态。在月亮山、尚海纪念林,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察看林木长势。如今,他牵挂的那片林更绿了。
“为了增加森林面积,我们采取客土、浇水、覆土防风、覆膜保水等超常规举措,向坡度大、石块多、土壤贫瘠的石质阳坡挺进。目前,累计在石质山坡和裸沙地造林10.6万亩,林场内石质荒山全部实现绿化。”大唤起分场场长王金成介绍。
漫步在林间,落叶松、云杉、樟子松和油松交织相映,深深浅浅的绿,覆盖在层层叠叠的峰峦沟壑之上。
林场营林科科长常伟强告诉记者,像这样混交种植的模式,叫异龄复层混交林造林。这种近自然的种植方式可以极大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、稳定性、持续性。
更可喜的是,塞罕坝已营造混交林4.6万亩,混交林占比达到25.4%,提前一年多完成了“二次创业”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中的2026年混交林阶段任务目标。
如何管护好、经营好这百万亩林海,成为新时期塞罕坝人面对的最大考题。
“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,林场建设管理与现代科技手段‘联姻’,智慧守护百万亩林海。”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于士涛说。
在这里,高科技手段不断上新。
林木“渴了”,一个外形酷似“大喇叭”的“旋笛谐振式发声系统”就会向天空发射强声波,增加降雨量。“这是林场和清华大学联合开展的科研示范项目。该系统具有气象监测预警、声波增雨、防控雨凇等功能。”林场科技员付立华介绍。
林木“病了”,贝尔505直升机、T70P植保无人机密切配合,细密的药雾精准洒落在连绵无尽的林海之上。
“林场每年实施两次以航空防治为主的病害防治,还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,建立远程监控与指挥系统,开展有害生物和疫源疫病调查监测,为森林病虫害防治织密安全网。”林场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站长李双告诉记者,林场有害生物成灾率稳定控制在3‰以下,有效保障了森林健康。
塞罕坝还有一个数字孪生的“云上森林”,这是应用“数字孪生”技术1:1搭建的数字林场。该技术代替以往需要人工完成的大量环境分析、隐患排查工作,保障27条穿越林场的输配电线路的安全,为森林资源智慧化保护提供有力技术支撑。
塞罕坝群山连绵、沟谷纵横,防火形势非常严峻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林场的防火工作,考察期间,再三叮嘱要注意防火安全。
“‘天空地’一体化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体系的应用,实现了卫星、直升机、无人机、探火雷达、视频监控、高山瞭望、地面巡护等有机结合,林火监测覆盖率达100%。”林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技术人员段崇岩介绍。
塞罕坝人始终牢记“防火责任重于泰山”,创新实施“12358”防火管理经验,扎实推进全域、全年、全员防火,持续保持着建场以来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。
今年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提出20年,作为全国首批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,塞罕坝机械林场是“两山”理念的鲜活体现。
“牢记总书记嘱托,林场持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,培育林业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,推动绿色经济崛起,充分释放百万亩林海的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。”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表示。
碳汇撬动,让林海变碳库。
作为全国国有林场森林碳汇试点单位,林场通过森林可持续经营,不断巩固提升森林碳库能力。近年来,积极推动将天然次生林纳入河北省降碳生态产品,开展天然次生林森林固碳生态产品项目开发。截至2024年底,共核证碳汇量243.4万吨,累计销售林业碳汇35.7万吨,实现收入1487.6万元,有力助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市场化、多元化。
靠绿吃绿,借绿生金。
如今,周边区域农家游、采摘、土特产加工、交通运输等,争相搭上了塞罕坝这趟绿色发展的快车,百姓依靠勤劳的双手,每年从这片茫茫林海中挣得6亿多元的收入。
依托林场绿化苗木优势,周边地区发展生态苗木基地1000余家、4400多亩,苗木总价值达7亿多元。通过驻村帮扶、生态旅游、苗木生产等,带动2.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,周边区域4万多名百姓受益,塞罕坝的“绿水青山”真正成了致富的“金山银山”。
■记者手记:
每年七八月份,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来。每每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,直面浩瀚林海,许多人都会经历一次从身体到精神的深刻洗礼。从一棵树苗的倔强扎根,到百万亩人工林海的碧波荡漾,塞罕坝的每一寸绿意都在诉说着奋斗的故事。“抓生态文明建设,既要靠物质,也要靠精神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在承考察期间,再三叮嘱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。牢记嘱托,感恩奋进。红色信仰铸就绿色奇迹。如今,塞罕坝精神早已融入这片热土,激励着全球十大网赌正规平台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。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,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,
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。